熊猫喝茶 吴作人的雅安 “画缘”
 
 【关闭】 【打印】

分享按钮


□高富华
  在“西蜀天漏”四川雅安,摇曳着两片绿叶,一片是茶叶,一片是竹叶,茶叶是人喝的,竹叶是大熊猫吃的。美术大师吴作人既画雅安茶也画雅安大熊猫,被尊称为“熊猫喝茶”。
  “笔墨当随时代。”1945年,吴作人创作彩墨画《藏茶传》时,正是他的艺术创作的转型时期,《藏茶传》可视为吴作人第一次融合中西的艺术探索;1955年,吴作人开始大熊猫画创作,更是中国画的一次创新。

参与主创三套大熊猫专题邮票
  今年夏天,继“前贤未见——吴作人画熊猫”艺术展在成都东部新区東·壹·美术馆开启后,“纪念全球首套大熊猫邮票发行60周年熊猫文化艺术展”也在方所成都店开展。两场艺术展的主角都是吴作人和他笔下的大熊猫。
  1955年7月2日,来自雅安的大熊猫“平平”在北京动物园正式展出,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公开展出大熊猫,轰动整个北京城。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的吴作人也来到北京动物园写生,他惊讶地发现,大熊猫的造型和黑白二色很适合用水墨画来表达,而且大熊猫是一个前人从未画过的题材。
  “徐悲鸿画马,齐白石画虾,我就画大熊猫!”一有空,吴作人就跑到动物园写生。为了仔细观察大熊猫的各种形态与习惯,他经常一坐就是一天。他的第一张水墨大熊猫作品被《北京文艺》选用,刊发在1957年第6期封面上。
  吴作人的熊猫画,采用泼墨大写意的画法,寥寥数笔就将大熊猫生动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。墨色深浅也运用得恰到好处,浅色墨勾勒熊猫的轮廓,而深色墨染就熊猫的毛色。由于宣纸渗化的特点,饱蘸的浓墨将熊猫的绒毛表现得纤毫毕现,使熊猫充满动感,栩栩如生。
  1963年8月5日,中国首套大熊猫邮票(特59)发行,选用了吴作人的三幅画作为邮票图案。1973年,编号为57-62《熊猫》邮票一套6枚发行,图案均采用吴作人1972年绘画的水墨熊猫图。
  吴作人的“邮缘”还未了。20世纪80年代,大熊猫栖息地竹子普遍开花枯死,大熊猫生存一度面临险境,原邮电部再发T106《熊猫》特种邮票一套,以提高全社会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,吴作人先生又担纲其中小型张邮票的绘制,并亲笔题签“拯危继绝”。

《藏茶传》讲述茶马古道传奇
  吴作人先生不仅画雅安大熊猫,还画过雅安藏茶。在《吴作人全集(民国卷)》中,收录了吴作人先生的长卷《藏茶传》。
  1944年6月,吴作人从成都来到雅安,盘桓十余天后,从雅安搭乘军用卡车半月有余,一路颠簸前往康定。8月至10月期间,他画了大量当地人物、景物的写生作品,并在当时的国立康定师范学校发表题为《谈中国古代美术》的学术报告。
  当年10月31日,吴作人听说国民政府交通部工程师勘察验收团将从康定前往玉树,验收康青公路。于是,他主动报名参加验收团工作,随验收团一路经折多山向西北行进,于11月中旬抵达玉树。之后,吴作人又跟随验收团的另一队,一路经过通天河、石渠、竹庆,渡雅砻江,于12月10日前后返回康定。在康定举办个人画展之后,吴作人离开康定,于1945年2月中旬回到成都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创作,1945、1946年吴作人相继在成都、重庆等地举行画展,让人印象深刻的有《负茶女》《负水女》等作品,有很多文章给予了介绍。
  吴作人在川采风期间,还创作了大量与《藏茶传》相关的速写、素描。除了写生外,他还写了详细的考察笔记,这为他创作《藏茶传》积累了大量素材。
  回到成都后,他创作了《藏茶传》卷轴画(手卷横轴),画高38.4厘米,长299.7厘米。卷尾有吴作人先生自题“卅四年夏吴作人写藏茶传”,并有“吴作人”印章。
  也许缘于路上曾亲眼看见背夫跌进大渡河,他开篇的首幅画就是“汉茶入藏”:一背夫背负着沉重的茶包,艰难地行走在崇山峻岭中。
  虽然没有公开展出过,但《藏茶传》在“艺术圈”中非常有名,在画中不仅有傅抱石“吴作人藏茶传 乙酉冬抱石署”的题签和印章,还有沈尹默“藏茶传 尹默”题字格印章。
  整个卷轴画面由“汉茶入藏”“改装汉茶”“乌拉娃背茶”“牦队运茶”“集市易茶”“牧民煮茶”六个部分组成。根据吴作人先生在卷尾的自题和画面可知,该作品描绘的是抗战时期雅安和川西高原“藏茶”生产、加工、运输、销售、消费所涉及的各道工序和流程。
  2023年8月2日,笔者在成都参观“前贤未见——吴作人画熊猫”艺术展,当工作人员将《吴作人全集》第6卷中的《藏茶传》折页徐徐拉开后,一幅长达4米多的长卷摆放面前,极具视觉冲击力,让人震惊不已。



版权所有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安徽省四川商会   
电话:0551-62671996 19355957115 传真:0551-626671996 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连路2号万茂中心4楼
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75号 皖ICP备12014363号-1 技术支持:锐诚科技